走进关向应故居:追寻红色记忆,感悟革命精神
约 1444 个字 6 张图片 预计阅读时间 5 分钟
作为一位大学生,我有幸在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中参观了位于大连市金州区的关向应故居纪念馆。这座纪念馆不仅是对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纪念,更是一段浓缩的革命历史,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
纪念馆概况 ¶
关向应故居纪念馆位于大连市金州区向应街道关家村,始建于 1964 年,后于 1986 年正式建馆。经过 2002 年和 2006 年的改扩建,如今占地面积达 50000 多平方米,是一处包括故居、主展馆、延安窑洞、红三军指挥所、满族风情四合院等建筑的完整纪念景区。
这里不仅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还是国家 AAAA 级旅游景区,2009 年起免费对外开放,年接待游客超过 50 万人次。
Figure 1. 纪念馆画幅
故居区域 ¶
走进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关向应同志的故居——一座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 年)修建的三间茅草土坯房。1902 年 9 月 10 日,关向应就出生在这里。
房屋结构:故居坐北朝南,中间开门,西屋是关向应少年时代生活学习的地方,土炕上放着一个小炕桌和一盏油灯;东屋则是他父母的居室。
Figure 2. 关向应同志在故居下棋
院落景观:院内有关向应家世代传用的老石磨,以及他少年时代与父亲亲手栽种的中国槐,如今这棵古树郁郁葱葱,高大挺拔,已被挂上“古树名木标志牌”保护起来。
站在这座简朴的农居前,我难以想象,就是从这里,走出了一位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的卓越领导人。
主展馆参观 ¶
主展馆是纪念馆的核心部分,在 2022 年刚完成了第五次改陈布展。展馆通过六个部分全面展示了关向应同志的光辉一生:
民族忧患 历练成长 初出茅庐 方显才华 艰难转战 湘鄂川黔 艰苦卓绝 长征会师 抗日到底 开赴前线 鞠躬尽瘁 精神永存
Figure 3. 部分室内馆藏
展览亮点:¶
沉浸式场景:新增的“浸入式”九大场景是最大亮点,包括“抢渡金沙”
珍贵文物:馆内展出 160 余件珍贵文物,包括关向应在长征途中使用过的铝锅(复制品
科技展示:运用声、光、电等多种科技手段,形象生动地再现历史,使参观者有一种扑面而来的直观感受。
Figure 4. 实践同学参观
关向应同志的生平与精神 ¶
关向应(1902-1946
关向应同志与贺龙、任弼时等共同指挥红二、红六军团,发起湘西攻势作战,创建了湘鄂川黔苏区。长征途中,他坚决抵制张国焘另立中央、分裂红军的错误行为。抗日战争时期,他任八路军第一二〇师政治委员,与贺龙一起开辟了晋绥根据地。
在他短暂而辉煌的一生中,坚韧不拔的意志、严于律己的品格与善于团结他人的风范,始终是他留给后世的宝贵精神遗产。1925 年 12 月,关向应在给叔父的信中写道
1946 年 7 月 21 日,关向应病逝于延安。毛泽东题写挽联“忠心耿耿,为党为国”,朱德称他是 “模范的共产党员,终身为革命奋斗,百折不屈,死而后已” !
Figure 5. 关向应浮雕
实践感悟 ¶
站在关向应同志的铜像前,我思绪万千。这位从满族农家走出的革命青年,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他那句“愿终身奔波,竭能力于万一,救人民于屠炭”的誓言,不仅仅是一个年轻人的豪言壮语,更是他用生命践行的承诺。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生活在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和平年代,更应当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关向应同志坚定的理想信念、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
Figure 6. 实践同学参观
结语 ¶
这次社会实践让我受益匪浅。关向应故居纪念馆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本生动的历史教科书。它让我们近距离感受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激励我们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继续奋勇前进。
如果你也想了解这段历史,感受这种精神,不妨亲自前往参观,相信你一定会不虚此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