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褪色的忠诚——从关向应纪念馆看全面从严治党之路
约 1179 个字 4 张图片 预计阅读时间 4 分钟
大连金州区的关向应纪念馆静静地矗立在秋日的阳光下,我们小组成员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这个记录着一位共产主义战士一生的地方。展厅里,关向应同志朴素的生活用品、泛黄的照片和详细的生平介绍,无声地诉说着那个年代的革命者如何以铁一般的纪律要求自己,如何以赤子之心对待党和人民的事业。
Figure 1. 关向应纪念馆
铁纪铸魂:关向应的精神遗产 ¶
关向应同志作为我国早期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其一生彰显了共产党员的自我修养与严格要求。在纪念馆中,我们看到他在艰苦环境下仍然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病痛折磨中仍然关心党和人民的事业。最令我动容的是他那句“共产党员不能有一点特殊”——即使身为高级领导干部,他也坚决拒绝任何特殊照顾,与普通战士同甘共苦。
Figure 2. 关向应同志出身
这种自我约束和自我革命的精神,正是今天全面从严治党历史传统的精神源泉。关向应同志身上体现的纪律严明、廉洁奉公、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与当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一脉相承。
现实映照: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
参观过程中,我不禁联想到当前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与新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刮骨疗毒”的勇气和“猛药去疴”的决心推进反腐败斗争,查处了一批违纪违法的领导干部,刷新了党风政风。
最近引起广泛关注的一些热点事件再次证明了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某市原市委书记严重违纪违法被查处,其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的行为给当地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某领域系统性腐败案件的查处,暴露出一些领域监督机制仍存在漏洞。这些案例既是警示,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现实注脚。
Figure 3. 实践同学参观
历史与现实的对话:变与不变 ¶
走在纪念馆中,我思考着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对话。关向应那个年代的挑战与今天固然不同,但核心问题始终如一:如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如何确保权力为人民所用?
不同之处在于,今天我们党已经形成了更加系统、更加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建立了更加有效的监督机制。从中央八项规定到《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相同的是,那种对党忠诚、严于律己的精神内核始终未变。关向应同志在生命最后时刻仍然惦记着党的工作,这种纯粹与忠诚,在今天许多优秀党员干部身上同样闪耀着光芒。
Figure 4. 鞠躬精粹,精神永存
青年责任:接续奋斗的使命 ¶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这次参观让我们深切体会到全面从严治党不仅是党自身的建设需要,更是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大事。关向应同志 28 岁就担任红二方面军政委,年轻一代在当时革命事业中担当重任;今天的我们同样应当在自己的岗位上恪尽职守,为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贡献力量。
我们从纪念馆走出时,夕阳正好,金色的阳光洒在纪念馆的墙上,仿佛为那段历史镀上了一层永恒的光辉。全面从严治党是一场没有终点的远征,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奋斗。关向应同志的精神将继续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提醒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将全面从严治党推向深入。
这次实践活动让我们深刻理解到,只有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才能确保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